首页

套路女王视频回放

时间:2025-05-23 17:54:47 作者:刘振立与泰国军队最高司令举行会谈 浏览量:73319

  来源:时代周报

  北京楼市政策迎来新一步调整。

北京城市建设 图源:图虫创意

  据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消息,3月27日起,北京市废止“夫妻离异任何一方3年内不得购房”规定的有关文件。

  现有资料显示,上述政策发布日期为2021年8月4日,文件名为《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商品住房限购政策的公告》,依据失效时间,上述3年内不得购房的政策执行未满3年。

  新政实施意味着北京夫妻离异后不再受到额外购房限制,购房权益将回归个人基本需求。

  对此,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2021年出台的离婚限购政策,出台的背景和如今的情况已经不大一样,在许多一线城市限购政策逐渐放宽的基础上,北京取消“离婚限购”,无论其是否对市场能产生多大影响,但至少具有积极的导向。

  政策出台缘由

  为了稳住“两年一大涨”的北京楼市,北京在2017年3月17日出台了限购限贷政策,即对首套房实施“认房又认贷”的标准,暂停发放贷款年限25年以上的个人住房贷款。这一被称为北京“3·17新政”中,特别提出“提升二套房首付比例”,这导致部分购房者通过假离婚来获得首套房产的较低首付。

  据第一财经等多家媒体2021年报道,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透露,2017年限购政策出台后,当时一段时间内有约14%的房屋交易属于离婚者购房,离婚购房呈扩大趋势。

  为了遏制利用“假离婚”手段购房,北京进一步给楼市“打补丁”,升级限购门槛。

  2021年8月5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商品住房限购政策的公告》。该公告明确,夫妻离异的,原家庭在离异前拥有住房套数不符合本市商品住房限购政策规定的,自离异之日起3年内,任何一方均不得在本市购买商品住房。

  简单来说,就是一户京籍家庭在京有两套住房,即达到北京限购上线,但通过离异将房产归属其中一方,则另一方拥有北京户籍的仍可再购房。而非京籍家庭在拥有一套住房后,通过离异,另一方缴纳社保满5年,也可以在北京再购买一套住房。

  “北京离婚限购政策出台的初衷是避免‘假离婚’获得购房资质,如首套房资质,降低购房成本,也是出台在北京二手房市场相对活跃的阶段。”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小嫱表示。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上海、深圳、西安等地都在先后出台过类似政策。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也表示,2021年出台离婚购房政策,目的是打击离婚后财产分割并转给另一方,以此来达到获得购房资格的目的。即所谓的“假离婚,真购房”。这样的行为是多套房购置的炒房行为,违反了“房住不炒”,也违背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差别化住房政策。这样的政策,不仅在北京有,在一二线热点城市都有。

  对整体市场的影响有限

  2024年之前,为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北京就已陆续出台宽松的楼市政策。

  2023年9月1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优化我市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宣布落实“认房不认贷”政策。

  在这之后,降首付,降利率,调普宅标准等一系列优化政策陆续落地。今年2月6日,北京市进一步调整优化通州区商品住房销售政策,在通州落户或就业的家庭,如果需要购买通州区商品住房,符合北京的整体限购政策即可,不再受到“双限购”的制约。

  在接连的利好政策之下,北京释放了一批刚性与改善性购房需求,推动楼市交易提升与复苏。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后,北京房地产市场情绪有所提升,二手房表现明显好于新房。新房方面,根据中指数据,近五周(2.19-3.24),北京新房市场情绪缓慢修复,周均成交634套,但仍低于1月周均水平。

  二手房方面,近两周(3.11-3.24)成交量均恢复至3000套以上,3月截至26日,北京二手房成交11024套,已明显高于2月全月,但在去年高基数下,同比降幅仍超20%。

  而如今,北京再次释放新政,开放了离异人士的购房渠道。

  李宇嘉表示,3月22日,国常会部署优化房地产政策,在这一新形势下,既有的、过时的政策要进行调整和纠偏,比如深圳退出了“90/70”政策,北京相应地也进行了政策调整。

  不过,政策的具体效果还需要更长的时间逐步显现。

  王小嫱表示,离婚限购政策的废止可以为市场传递积极信号,肯定了限购松绑的趋势,但该政策的松绑力度不大,对整体市场的影响有限。

  今年以来,北京二手房成交规模不及预期,不及前两年同期成交水平。根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3月24日,北京二手房住宅成交量2.85万套,较去年同期下降27.8%,较2022年同期下降12.7%,促市场回稳还得依赖于更大力度的政策加持。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点击进入专题: 各地打出楼市调控组合拳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过去的夏天》上线,铭记中国男篮过往的疼痛

炳灵寺石窟中还有多处反映唐王朝与吐蕃之间交往关系的碑刻题记,如崔琳题记、张楚金题记等,彰显了炳灵寺一带作为唐蕃之间交通要冲和军事前沿的地理特征。正因如此,洞窟中大量的早期壁画被后来兴起的后弘期藏传佛教重绘改造,形成早期汉传佛教和后期藏传佛教在同一个洞窟中并行不悖的融合景象。

中国五部门:到2027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73%以上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非遗篇|经纬之间 织就传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天津市提供生活、生产用水,有效置换出长期被挤占的生态用水,为天津市改善水生态环境创造了条件。自2016年起,天津市实施对海河、子牙河、北运河等中心城区重点河道的常态化补水,海河等重点河道水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提升。天津市坚持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充分发挥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建成重点用水户在线监测平台和取用水管理信息系统平台,非农业取水项目和大中型灌区取水口实现计量全覆盖,地表水50万立方米以上、地下水5万立方米以上取水项目在线监测率达到86%。截至2023年底,天津市建成节水型企业(单位)1963个、节水型居民小区1800余个,全市16个区全部完成了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人民日报)

“放心桩”来了!广州已累计强制检定充电桩约6.9万台次

11月25日,第二届“良渚论坛”在浙江杭州开幕,来自多个国家(地区)的音乐家走进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良渚博物院,探索如何在追溯历史、文明互鉴中碰撞出音乐创作的“火花”。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海关探索跨关区AEO同培共育

算力网建设有利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算力网作用,推动算力、数据、算法协同应用,将促进产业全要素的互联互通,打破产业、地域限制,打通堵点卡点,降低交易成本,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动数字经济和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深度融合,重塑实体经济形态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全方位融合;二是推动数字经济融入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售后服务、企业管理等经济活动,重塑价值创造过程,实现全周期融合;三是推动实体经济沿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逐步深化发展,实现全阶段融合。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